淮南社會救助政策宣傳月系列政策解讀①——城鄉最低生活保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深化社會救助制度改革,形成了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等基本生活救助為基礎,以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業救助、受災人員救助等專項救助及臨時救助等急難社會救助為主體,以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以法律援助、基本殯葬服務、殘疾人兩項補貼、困境兒童分類保障等關愛幫扶為延伸的統籌有效、梯度有序的“1+8+N”綜合救助新格局。
為進一步提升社會救助政策知曉度,讓困難群眾求助有門、救助及時,從今天起,淮南民政微信公眾號連續推出“社會救助政策解讀”專題。
申請城鄉低保需要哪些條件?
凡持有我市常住戶口的居民,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我市低保標準,且家庭財產狀況符合規定條件的,均可以申請低保。
家庭共同生活成員如何確定?
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包括:
1.配偶;
2.未成年子女;
3.已成年但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包括在校接受本科及其以下學歷教育的成年子女;
4. 經縣級民政部門認定的其他人員。
怎樣申請城鄉低保?
申請城鄉低保,應當由家庭成員或家庭成員委托村(居)民委員會代其以家庭為單位向戶籍所在地鄉鎮(街道)提出書面申請及其相關材料。
鄉鎮(街道)應當自受理低保申請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組織人員對申請人家庭經濟狀況進行調查。在受理后10個工作日內,根據家庭經濟狀況調查情況,提出初審意見,并在申請家庭所在村、社區進行公示,公示期7天。公示期滿無異議的,鄉鎮(街道)在5個工作日內召開聯審聯批會議,提出審核確認意見。
對批準給予低保的,發給低保證,從批準之日下月起發放低保金。對不符合條件的書面通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我市的城鄉低保標準是多少?
我市城鄉低保月保障分別為725元、708元,從2022年7月1日起執行。
符合哪些條件可以在居住地申辦低保?
具有我市戶籍的困難群眾,在市內非戶籍所在地縣區長期居住的,有以下情形的應當向實際居住地鄉鎮(街道)提出申請辦理低保、特困:①有自有房屋的,申請時需提交房產證明。②租賃房屋的,申請時需提交房屋租賃合同。租賃合同簽訂時間需在6個月之前且合同期限需在12個月以上。無租賃合同的,需提交不少于連續6個月的房屋租賃費用交付證明。
哪些人員可以單獨申請低保?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員,可于單獨申辦低保:
1.低保邊緣家庭中的重度殘疾人或患有醫療保障部門認定的重特大疾病的人員,殘疾人本人或重病患者本人可單獨提出申請,并全額獲得低保待遇。
2.脫離家庭、在宗教場所居住三年以上(含三年)的生活困難的宗教教職人員;
3.縣級以上民政部門規定的其他特殊困難人員。
支出型困難家庭如何保障?
對于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超出我市低保標準,但因殘疾、因病、因學等剛性支出過大,導致基本生活困難的家庭,在計算家庭收入時適當扣減剛性支出的自負部分。
支出型困難家庭在提出申請之月前12個月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上年度我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且家庭可支配收入扣除家庭自負剛性支出后,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我市低保標準的,可申請低保,其中財政供養人員不納入低保。
因病支出指因重病、長期生病等產生的有據可查的自負醫療費用。因病支出的自負部分,參照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相關規定執行。
因學支出指全日制本科及以下的在校學生發生且由家庭自負(扣除各級政府各類救助補助、單位和個人捐贈)的學費、住宿費、交通費等剛性支出費用。因學支出的自負部分,按照低保家庭中在校生學費、住宿費、交通費等實際支出票據認定。
因殘疾支出指殘疾康復費用支出。指殘疾人用于基本康復訓練、購買必要的輔助器具等,在扣除政府補助、慈善救助和商業保險補償后個人實際支付的費用。殘疾人的基本康復訓練和輔助器具的范圍按照有關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目錄及殘疾人輔助器具購買補貼產品目錄確定。具體費用依據票據認定。
來源:淮南市民政局
